重庆:高铁车厢迎“小年”******图为重庆客运段联合重庆铁路公安处民警为旅客分发兔年纪念品。 胡勇 摄
图为乘务员为旅客送上“福”字。 胡勇 摄
图为收到祝福的旅客在车厢内拍照留念。 胡勇 摄
图为工作人员与旅客在车厢内合影留念。 胡勇 摄
1月14日,农历腊月二十三,正值中国传统节日“小年”。当日,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客运段联合重庆铁路公安处组织青年职工,将重庆北开往万州北的G8704次列车装扮一新,并为旅客带来一场年味十足的“送万福 进万家”迎新春活动,让奔波的旅客在旅途中体验别样“年味”。现场,旅客在乘务员的带领下,踊跃参加丰富多彩的趣味活动,随后工作人员也为旅客送上“福”字以及兔年纪念品,冬日的车厢内洋溢着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文/史苏婷;图/胡勇 )
“世界第一兔”亮相古动物馆****** 本报讯(记者 李祺瑶)今天,中国古动物馆《“兔年话兔”——兔年特展》开幕,世界最早的兔形类动物化石领衔一批兔家族里的明星化石亮相。观众可跟随古生物学家的脚步,揭开兔形类动物起源与演化的秘密。 步入展厅,丰富的图文资料、珍贵的化石展品,按照“兔的演化”“兔子的起源”“兔鼠之争”“兔家族里的明星化石”4个部分依次展开。最亮眼的展品要数安徽模鼠兔的上颌骨化石标本和复原像,它们描绘了兔子祖先的形象。这件约6200万年前的化石,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古生物学家李传夔发现并命名,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的兔形类动物。 展柜里,一片放大镜下摆着一块小巧的头骨化石标本。这是兔形目动物中最早的代表——远古道森兔的头骨。专家介绍,远古道森兔发现于我国内蒙古二连盆地距今约5300万年前的早始新世地层中,标本保存了带额弓的头骨及跟骨和距骨等附肢骨骼,其在骨骼形态上介于模鼠兔和兔形目动物之间,但因具有一对下门齿等典型兔形目特征,而获得“世界第一兔”的称号。 展览将持续至6月。
|